红树林,作为独具特点的生态群落,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受到了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研究者与民众的较高关注度。而秋茄树(Kandelia obovata Sheue & al.)因生长方式、繁殖方式、盐分排除机制的独特性,尤为引人注目。基于此,本文将以秋茄树作为主题,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其独特之处。
一、秋茄树的基本特征与分布
图1 秋茄树全貌
秋茄树也有“红浪”之称,属于红树科秋茄树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红树林品种中较为常见,具备最佳的抗寒性。秋茄树最多可生长至3米之高,树皮表面平滑、呈现红褐色的状态,粗壮的树枝伴随膨大的节,树叶常见的形状有矩圆状椭圆形、椭圆形或近倒卵形,顶端呈现钝形或浑圆的状态,基部则为阔楔形,其胚轴的形状与笔杆极为相似,成熟之后的外观近似茄子,因而取“秋茄树”这一名称。
全球范围内的秋茄树以泰国、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为主要的生长地与分布地区。在我国一般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以浅海、河流入海口冲积带的盐滩区域为好。秋茄树是我国境内最具耐寒性、呈现最广泛天然分布范围且纬度最高的真红树植物,其天然分布北界已经覆盖至福建福鼎市(27°16′N)。在我国多数的红树林分布区域内,秋茄树已经构建起建群或单优势种的灌木群落状态,因而它成为了我国沿海地区关键的沿海防护林类型与景观树种。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国红树林造林工程不断发展,秋茄树也被成功地引入浙江乐清(28°20′N)。历经长时间的引种工作与驯化实践,我国浙东南多个区域已成功分布有茂密的秋茄树林,它的分布北界正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拓展。
二、秋茄树的独特繁殖方式
图2 秋茄树的花
图3 秋茄树的胎生现象
秋茄树花萼裂片革质,花瓣为白色,较花萼裂片短,结出的果实呈现圆锥形,基本上全年的时间都是其花果期。这一树种通过“胎生苗”代替种子繁殖后代,区别于其他大部分植物以种子脱离母体、埋入泥土、生根发芽为主的形式。具体而言,秋茄树的果实还未到脱落的阶段,其中的种子就已经萌芽于树上,胚根进入生长的状态,呈现细长、根部发达的特征,其中的根部可能表现为板状根或密集支柱根;根皮有气孔、内部具备相应的气道。落果阶段,尖端胚根可快速插入泥土。入海的种子能够浮水,在海浪的推动下移动,等到潮水退去时再进入泥土,后快速生根发芽、生长。除了上述特征,秋茄树的种子即便在缺氧时也能维持较为理想的生存率,相关实验表明,在差异化的温度条件下,秋茄树的幼苗都具有阳生植物的特点,若温度在20℃以下,其光合作用将会受阻;若温度在5℃以下,则其生存状态将会受到直接而剧烈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秋茄树幼苗的培育时期,夏季应当保证充分遮阳,冬季应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相关的保温方法,使其处在良好的生长状态。
三、秋茄树的盐分排除机制
图4 秋茄树的生长环境
图5 秋茄树泌盐现象
秋茄树偏好于海湾淤泥冲积形成的深厚泥滩中生长,在高盐海滩与淡水区域都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其独特的盐分排除机制发挥着关键作用:在高盐的海水环境中,秋茄树吸收海水后,其树叶向体外排出多余的盐类物质,避免盐分在树体内过度堆积导致的“渴死”危害。这种盐分排除机制不仅让秋茄树成为了盐碱地带的生存专家,也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秋茄树的生态价值
图6 海滩秋茄林
秋茄树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生长于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海洋生物不可或缺的栖息地,也为土壤沉积物的形成、有机物与污染物的过滤、水质的净化等过程提供了保障,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此为重要基础。二是其根系能够对所在区域的泥沙进行固定,从而保护海岸线免受海浪侵蚀,有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维护。三是其树身的木材具有理想的耐久性与坚硬度,经济价值丰富,尤其适合制成多样化的家具与工艺品等。四是其药用价值,树皮可作为药材发挥止血、促进伤口恢复的效用,适用于火烧伤、水烫伤、金创刀伤等伤口的治疗。
五、结语
作为红树植物的关键类型之一,秋茄树具备独特的盐分排除机制与生长繁殖形式,能够高效适应高盐环境与淡水环境,兼具良好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显著而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在近年因人类活动的拓展,如我国城市化进程、围垦造田、货运港口建设与运作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沿海滩涂湿地的生存状态与功能维系情况,生态环境问题的应对迫在眉睫;加上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的冲击,各个地区的红树林分布范围正快速收窄。鉴于此,我们更应强化对秋茄树等红树林植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以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保障。
总之,秋茄树作为一种独特的红树植物,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盐分排除机制成为了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凝聚团结之力,积极投身到保护这一珍贵生态资源的行动中,为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