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烟台中心”)牵头,联合烟台市科技协会、海洋发展与渔业局、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中心、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等9家单位,走进烟台双语实验小学,共同举办“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科普展览。千余名师生在沉浸式海洋课堂中触摸生命奇迹、直面污染警示,共筑守护蔚蓝家园的青春誓言。
通过海洋生物展板,讲解员生动地阐述了远古海洋中各类生物的分布与演化脉络,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策略:鲸豚以群体迁徙维系食物链平衡,珊瑚以共生藻保留海底碳循环功能,海星则通过再生能力调控海洋底栖生态。一幅幅鲸豚跃出水面的动图、珊瑚礁五彩斑斓的实景照片、海星与海胆等生物的生态照片,让孩子们直观体会到海洋生物的形态多样与生态价值。
“海洋污染与环境板块”将视野从生命本身转向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从油膜在海面漂浮的模型示范,到展板上精细呈现的放射性核素、重金属、难降解有机农药等污染物分布图,讲解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海洋污染来源与危害。
“海洋地质十七号”海岸带科考船模型将视野引向科技与实践。模型船体上,一根根探测桅杆宛如探寻深海秘密的利剑,声纳扫描器、钻探装置等设备布局一览无余。工程师们通过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模拟,讲解我国海岸带地质调查、资源评估与环境监测等实际工作流程。通过切身体验,学生们初步理解了海洋科学研究与国家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深层联系。
此次活动将多家科研机构的专业资源与校园教育紧密融合,为普及海洋知识搭建了融智平台。下一步,烟台中心将让更多此类活动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并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孕育生命与希望的蔚蓝。
作者:闫朝伟 王海根 曹凡凡
摄影: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