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晨光中,无人机如白鸽般盘旋于校园上空,激起阵阵惊叹;实验沙盘里汩汩流动的河水,在孩子们眼前绘出沧海桑田的奇迹。3月20日上午,烟台中心科学技术室带领基础地质科普队与滨海湿地科普队走进建昌街小学,以“科技筑梦 点亮未来”为主题,为三百余名师生呈现了一场科学与童真的双向奔赴。
科技之翼:云端触摸地质脉搏
基础地质科普展区化身为未来科技剧场。当四旋翼无人机轻盈掠过操场时,孩子们踮起脚尖追逐光影,在科普队员的引导下解码定位系统与三维建模的奥秘。“无人机能飞越火山吗”“它怎么给大地拍X光片”——此起彼伏的提问声中,队员以“自然资源侦探”的故事串联遥感技术原理,二十余位学生在趣味问答中赢得奖品。特制科普手册让无人机赋能自然资源调查的奥妙在翻页间流转。
滨海湿地展区的模拟沙盘中,黄河口的冲刷涌动声唤醒另一重惊喜。科普队员将河水、泥沙与微型造陆装置搬进校园,将漫长的沉积过程压缩成了触手可及的沉浸式地理课。随着沙盘底部的泥沙逐渐堆积,孩子们屏息见证“最年轻土地”的诞生。“原来我们的家乡是这样长大的!”一位来自东营的四年级学生轻触实验泥沙,在记录本上描画出不断延伸的“陆地图谱”。
活动尾声,教学楼前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建昌街小学姜校长表示“当科普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变成会飞翔、能触摸的奇妙体验,创新的种子便真正落进了土壤。”不少学生围住科普队员追问下次活动时间,稚嫩脸庞上跃动对科学知识的渴望。
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以实物演示、模拟实验的创新形式,将深奥的地学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立体画卷,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播种下地质科学的兴趣萌芽,获得市区科技协会、建昌路小学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中心影响力,树立了烟台中心作为中央驻烟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科普大众中“有能力、有担当、能办好”的良好形象。下一步,烟台中心将继续致力于科学普及,深化地方合作,创新科普形式,做到“月月有活动、场场有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