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7日 星期六

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

来源:地调局烟台中心 作者:燕云鹏、成岩涛、王宇祥 发布时间:2024-06-06

黑土地,一种肥沃且独特的土壤类型它既是宝贵的世界农业资源,还是一种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然而,长期以来,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黑土地局部面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

一、什么是黑土地


图1  翻耕后的黑土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黑土地,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为优势地表组成物质的土地由于富含有机质呈黑色而得名。人们常说“黑土”,实质上是对黑土区含有丰富腐殖质暗色土壤的统称,主要包括了土壤系统分类中的狭义黑土、黑钙土、暗棕壤、棕壤、白浆土、草甸土等多种土壤类型。

二、黑土地的成因和分布


图2  黑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黑土的形成与特定的气候及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其成土的关键在于夏季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冬季严寒干燥的环境。此外,地面排水不畅导致的上层滞水现象也是黑土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黑土主要分布在四季分明、温差显著的温带混交林区。在这些地区,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湿地、沼泽与大面积河流的共存景象,冬季时更是会形成季节性的冻土,为黑土的形成与保持提供了独特的自然环境。

在温暖湿润、阳光灿烂的夏季,植物迎来了它们生长的高峰期。然而,随着秋末的到来,植物逐渐凋零,大量枯枝落叶堆积于地表,仿佛一层厚厚的地毯。进入寒冷漫长的冬季,这些植物残骸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严寒的天气又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使得这些残骸无法被有效分解。

同时,由于地面排水不畅,滞水在冬季会形成冻土,进一步将枯枝落叶和植物残骸封存起来。直到次年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冻土逐渐融化,微生物也开始恢复其活动。然而,由于地面排水问题依旧存在,土壤湿度过大,导致植物残骸的分解速度依然缓慢。

在这个过程中,新生的植物已经开始新一轮的生长与繁殖。它们在完成生命周期后,凋零的枝叶与根茎与前一年遗留下来的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骸交织在一起,逐渐堆积成厚厚的层次。由于每年新生成的有机质数量远超过其分解的速度,这些丰富的有机物质得以不断积累,为腐殖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岁月流转,有机质逐年累加,腐殖质层也日渐加厚。这一过程的推进缓慢而持久,通常需要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方能累积起一厘米厚的珍贵腐殖质。正是这样一场漫长而稳定的自然循环与积累,孕育出了我们引以为傲的黑土。而在著名的三大黑土区,其黑土层的平均厚度更是达到了一米以上,这片肥沃的土壤见证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顽强不息。

从分布范围上来看,全球黑土区总面积占陆地面积不足7%,主要集中北美洲中南部地区、乌克兰大平原区、中国东北地区、南美洲潘帕斯草原区四大黑土区。在我国黑土地主要集中分布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为黑土地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黑土地的特点和重要性

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有“一两土二两油”的比喻黑土地的主要特点是其深厚的腐殖质层和肥沃的土壤质地。腐殖质层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此外,黑土地的土壤质地疏松,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流通,使得植物根系得以充分生长。

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特点,赋予了黑土地极高的农业生产力。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农作物得以茁壮成长,产量丰硕,品质上乘

黑土地对于全球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黑土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由于其肥沃的土壤质地和丰富的养分,黑土地能够支持高密度的作物种植,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我国来讲,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压舱石”,它的耕地面积虽只占全国的27%,但产出的商品粮却占全国的1/3。其次,黑土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不仅是多种生物物种的栖息地,还能通过储存碳、保持水分等方式对气候和环境进行调节。


图3  黑土地典型剖面

四、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

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活动的加剧,黑土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风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和化肥滥用等行为导致黑土地的有机质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成为当务之急。

在保护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黑土地的退化。首先,实施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作、休耕等,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其次,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此外,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防止非法开垦和滥用土地。

在利用方面,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黑土地的农业生产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提高黑土地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黑土地的生态功能,发展生态旅游、生态修复等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黑土地的未来展望


图4  广饶的黑土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等挑战,黑土地的未来充满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加强黑土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其农业生产力和生态功能的稳定发挥。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创新黑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

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社会参与等手段,我们可以实现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来监测黑土地的变化趋势和生态环境状况;通过政策激励和资金扶持来推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总之,黑土地作为一种独特的土壤类型和自然生态系统,在全球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珍惜和保护这份宝贵的自然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和管理方式,实现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