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人类福祉(Wetlands and Human Wellbeing)是2024年第28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你知道什么是湿地吗?你对湿地有多少了解呢?湿地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科普知识。
一、世界湿地日的由来与意义
世界湿地日是为了纪念1971年2月2日签订的《关于国际重要湿地的公约》而设立的。这一公约也被称为拉姆萨尔公约,是关于湿地保护的首个国际性协议。世界湿地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倡议活动,旨在提高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强调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促进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此项倡议呼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为湿地保护出一份力。通过世界湿地日的宣传活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湿地的价值和意义,并共同努力保护这一生态系统。
二、湿地的定义和分类
湿地的定义各国和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解释。为在全球范围内划定湿地的管理边界和建立流域联系,以阻止或控制流域不同地段的人为破坏,在《湿地公约》中,湿地被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微咸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与湿地毗邻的河滨和海岸地区,以及位于湿地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深的海域。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采用的就是本湿地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地分类》(GB/T24708-2009)中提到,我国湿地分类系统划分以适合我国湿地类型的实际情况,并能与国际湿地局建议的湿地分类系统接轨的原则,综合考虑湿地成因、地貌类型、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将湿地分为三级。第1级将全国湿地生态系统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自然湿地往下依次分为第2级(4类: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第3级(30类)。人工湿地往下仅划分第2级,共有12个类。整个分类系统共包括42类。
三、湿地的功能价值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肾”。
(一)湿地的生态价值
1.生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是许多物种(鸟类、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等)的栖息地,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繁殖场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濒危物种至关重要。例如,沿海湿地为虾、蟹和鱼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苗圃,而草原上的洼地则为水禽提供了关键的繁殖栖息地。
2.水资源管理
湿地在水资源管理上作用明显,具有水质净化、调节水循环、防止洪灾等功能。首先,湿地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水分,吸收和减缓洪水的冲击,并在干旱时期释放水分维持水源供应。其次,湿地通过过滤和吸附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3.碳储存和气候调节
湿地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有机物质,起到重要的碳汇作用。能够缓冲气候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通过调节气温和降水模式来维持区域的气候稳定。
(二)湿地的文化价值
湿地与人类社会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许多文化群体依赖湿地进行,如渔业、农业和手工艺等活动。它承载着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和传统知识,是许多地区的文化象征和传承载体,这些都被视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休闲体验,许多湿地区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摄影、观鸟等。
(三)湿地的经济价值
湿地在渔业、林业、农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它们为渔业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支持着许多渔业社区的生计;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地,确保了农民粮食丰收和经济收入;为林业提供了木材和纸浆原料,支撑着区域发展需求。
四、我国湿地的现状与保护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湿地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具体表现为湿地面积减少、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功能退化等。面对如此现状,湿地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它事关国家生态健康,事关生态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法规,如《湿地保护法》《国家湿地保护规划》等,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这为湿地的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和修复项目,我国的湿地面积达到了5635万公顷。这表明我国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另外,我们个人参与保护湿地的行动同样重要。比如:通过阅读、参加讲座和教育活动来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合理处理垃圾,使用环境友好型清洁剂等以减少日常污染;多参与湿地保护活动,如清洁湿地、植树等志愿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对湿地的了解,为湿地保护做出贡献;通过社交媒体、学校或社区组织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周围的人传播关于湿地重要性的信息等。希望我们通过个人努力也可以为保护湿地做出贡献,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楚大振 孟 雪 李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