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7日 星期六

烟台中心在曹妃甸古河道识别和物源分析获得原创性认识

来源:地调局烟台中心 作者:吴淑玉、褚宏宪 发布时间:2023-12-25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烟台中心”)在渤海西部中更新世以来三期古河道的识别刻画和物源分析取得新认识,该成果发表于海岸带领域国际期刊《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第四纪以来大陆架地区的古河道,是在全球大幅度海退与海侵条件下发育起来。渤海西部近海海域第四纪以来经历了间冰期-冰期-冰后期的气候变化,发育河流相和海相多期交互沉积,显示出较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特别是在近岸区埋藏的多期大型古河道分布非常集中,是研究古河道与古气候变化最理想的场所。烟台中心的渤海近海海域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团队成员吴淑玉高级工程师,通过中心2022年获得203.15米DZQ01孔的AMS14C、光释光OSL测年和微体古生物,与相邻的钻孔建立了高精度的层序地层格架,划分了中更新世以来6套沉积单元,通过井-震标定和地震反射特征,完成了曹妃甸地区1400km的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并识别了中更新世以来的三期古河道,通过表征古河道的粒度、黏土矿物和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对古河道主要物源进行了时空展布和沉积演化模拟。

该项成果是渤海近海海域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取得的系列成果之一,并得到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KC20220011)、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SG2304)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553,DD20230412和DD20211578)等联合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2771423003918?dgcid=author